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
缺氧/缺血预适应治疗理论的提出
1963年,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物学专家、团队的吕国蔚教授首次提出“缺氧组织预适应”的概念,重复低强度的低氧处理能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显著提升机体对后续的高强度缺氧损伤的抵御能力。此概念得到了国际广泛关注和认同。在此基础上,1986年Murry等报道了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的实验现象,即重复低强度缺血能显著提升器官对后续的高强度缺血损伤的抵御能力。缺血预适应作为一种机体内源性的抗缺血损伤的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已日益成为低氧适应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上一篇: 高龄老人需要安全有效的保健与治疗手段
下一篇: 缺氧/缺血预适应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