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导页

卒中科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卒中科普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您抑郁了吗?直击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障碍

来源: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蒋芳 吉训明
字号: + - 14

  发生脑卒中后,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及康复治疗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因为患者脑卒中后很有可能患上抑郁。

  卒中后抑郁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是卒中后最为常见并且可治疗的心理并发症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增加脑卒中所致的不良影响,增加死亡率,严重抑郁甚至会导致自杀。可见,卒中后抑郁危害之大,不容忽视。

图片50.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了解一下,抑郁有哪些症状呢?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核心症状和非核心症状。

  核心症状包括:①经常感到不开心、情绪低落,甚至痛苦。②兴趣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喜好或感兴趣的活动不能像以往一样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③容易疲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着没有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

  非核心症状包括:①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不明原因疼痛、食欲减退或亢进、性欲减退等;②可伴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③其他症状,如犹豫不决、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无价值感,注意力下降。

图片5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哪些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呢?

  老年患者、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如严重的偏瘫、失语等)、发病前或发病后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既往有抑郁病史或家族抑郁病史的患者等。

  家属要格外警惕这些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同时卒中后抑郁还与家庭及社会支持相关。当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疏导及家庭支持、尽早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抑郁的发生。

  那么,卒中后抑郁该如何防范呢?

  对于所有脑卒中患者,应尽早行康复治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病变较重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家人及社会给予相应的帮助及支持,鼓励患者多参加各项活动,尽快回归社会能有效的预防抑郁的发生。

  对于上述的高危人群,要特别警惕抑郁的发生,由于患者一般并不主动描述甚至会掩饰自己抑郁情绪,因此家属更应该格外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对于患者所描述的失眠、疼痛、消化道症状、流泪、遗忘等躯体症状,以及焦虑、烦躁等更要加以注意,出现这些不适及时就诊。

  可以对照下表中的问题来初步判断是否出现抑郁,若回答均为阳性,则出现抑郁的可能性很大,及时就诊,不可忽视。

图片52.jpg

  患者确诊为抑郁后,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更为有效,治疗期达4-6个月之久,家属应督促患者接受正规治疗,促进卒中与抑郁康复,帮助患者尽早摆脱抑郁,重拾身心健康!

  (本文编辑:杨晓燕)

图片30.jpg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标签: